对手工艺品精益求精的洛桑扎西

       3把小锤静静躺在陈列柜里,经过13代600多年的传承,手柄处凹痕明显。“这是一代代传人手捏锤柄留下的印迹,也是这项传统技艺得以代代发扬的佐证。”55岁的洛桑扎西手指轻轻抚过这些家传的金属打制工具,眼睛中闪耀着自豪的光彩。

       作为藏族传统金属铸造工艺第14代传承人,云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洛桑扎西是中国藏区很有名的金属制品制造大师。他设计并制作的镏金佛像,有5件已成国家民族博物馆馆藏精品;他亲手打造的藏刀,喜爱者数年难求;他打制的银饰品,游客爱不释手。凭着一手出神入化的绝活,洛桑扎西将其世代相传的藏族金属铸造工艺从偏远的羊拉乡羊拉村带到了德钦、带到了海外,并将其发扬光大,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8月的德钦,冷雨淅沥。一早,洛桑扎西就到了山坡上的小工厂里。他看了一圈,习惯性地坐在传统的木台前,拿起小锤开始给银制的十二生肖吊牌定型。“你现在已经是大师了,还每天都到工厂来吗?”记者好奇地问。洛桑扎西笑了:“我巴不得一整天都呆在工厂里。可是时间真不够用!这里是清华、中央美院、云大、云南民大、云艺等高校的非遗传习基地,年年都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到这里参观学习;我这儿还是省级的技师工作站,每年都要为本地待业人员开展3次培训,最近一期的培训前两天刚刚才结束;我是本地小有名气的藏文化传承人,每年有不低于百场的传统婚礼主持;我熟悉藏文化中的很多艺术门类,凡是涉及到相关作品的鉴定,都会邀我到场……”停下手中的活,洛桑扎西疲惫地笑笑。“你累不累呀?”旁边有人问。“累!可是这些事儿必须要做。”一问一答中,这个康巴汉子身上的韧性和刚性显露无遗。

       对洛桑扎西而言,必须要做的事儿,就是把藏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和工艺代代传承下去。在当地政府和非遗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他在德钦城的中心地段办起了藏族金属技艺生产性保护传习中心,里面陈列着其祖传至今14代的多样物品:小锤、风箱、宝木碗、白银小象财神、书籍……这些标刻着时间印记和传承温度的物件让洛桑扎西倍感自豪。

       “我们家是全国藏区唯一代代相传的工艺世家,世代生产传统的藏民族用品和首饰。作为家中的长子,我从小跟着家族工艺的第13代传人——父亲洛桑西劳学习工艺。12岁,刚打出第一把藏刀,父亲就带我走南闯北学习手艺,最远到了尼泊尔的加德满都。”那段在路上的学艺经历,最令洛桑扎西难以忘怀。正是经过数十年的行走、学习和创新,让洛桑扎西的手艺较之家族的前十几代传人,有了很大不同。他的作品,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传统中有现代元素,古朴中有时代气息。这和他身上的气质很相像,这是一种迥异于传统工匠的气质,他认为是“文化气”。洛桑扎西是个永远不知疲倦的学习者。他在昆明冶金工校进修过3年,又多次到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学习,并在当地政府支持下4次远赴国外求学。他利用学到的冶炼技术,改良金属表面处理及铸造,让金属制品看上去更有质感。他结合自己学文化行四方的“底子”,让作品拥有了多文化融合的“面子”,使之为更多人接受和喜爱。

       “家族的传承和现代工艺的融合,藏族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使我的作品和别人很不一样。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技艺呈现出巨大的生命力。”说完从柜台里拿出一把藏刀,洛桑扎西认真地指给记者看:“看这把藏刀,上面有我们名刀世家独有的条纹、云纹和花纹。看这个十二生肖,各民族的人都喜欢。看这尊镏金佛像,吉祥如意,本地人和游客都爱买。”

       洛桑扎西家的展示销售厅里,精美的金属制成品吸引着众多的购买者。他们中既有本地藏族,也有各国游客。“民族工艺只有让更多人喜爱,才会有生命力。1998年,我成立了德钦县民族用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托改革开放的福,这几年我的生意非常好,收入很可观。上个月,旅游商店的营业收入就是30万元,而公司的年销售额可以到2000多万元。这说明,传承到第14代的藏族传统金属工艺品,有了越来越多的欣赏者。”

       “家族的传承不能断,我的两个儿子,有一个必须回到家里学习技术。”对于这项非遗技术的传承,洛桑扎西很坚定。大学毕业已到当地电视台工作的大儿子,在父亲的要求下,正准备回家学习藏族传统金属铸造工艺,做下一代的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