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顿珠,中等身材,稍瘦,略黑的皮肤包裹着一副倔强的透着棱角的骨架,近乎标准的普通话中总是顽强地流露出些许藏语的味道。近视镜遮不住他那双明眸中的智慧、平等与亲切。

  他是附中人。

  他进京求学的情形如同他故乡的名字——香格里拉一样充满着传奇。

  走出大山——求学

  1984年夏天,扎西顿珠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被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录取。但是,临近开学的日子,当时还在尼汝南宝牧场放牧的他却迟迟收不到学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一直等到9月1日,录取通知书仍杳无音信。他心急如焚,想着:“就是踏遍迪庆高原,也要找到录取通知书!”当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上学,我要到北京去上学!”8月中旬从县城的高考上榜墙传出了他考上附中的消息,而且附中当年在当地只招收两名学生。天赐良机,怎能错过!小小年纪就能够到北京去读书,这是多少边疆少数民族青年的梦想。

  于是,年少扎西顿珠踏上了寻找“录取通知书”之路。

  他从家乡的高山牧场下山到家,再从家徒步到洛吉公社,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却没有找到任何有关录取通知书的消息;他又从公社走到洛吉林场,也没有什么消息;在林场再住一夜后,他搭上拉木料的车来到县城——一个陌生而又新奇的地方。

  在县城的几天时间里,他从县教育局找到州教育局,又从教育局找到邮电局,却没有找到有关录取通知书的任何消息。最后,州邮电局一位工作人员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前些天,有一封挂号信发往洛吉方向了”。不过,邮电局从县城发出的邮袋会被寄到哪儿说不清楚,那批邮袋里有没有他的录取通知书就更不知道了。

  就这样,押宝似的,扎西顿珠带着满腔的希望开始追寻邮袋,寻找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他沿着邮袋发送的路线寻找,从县城搭车返回洛吉林场,从林场到了邮件集中分离点——洛吉公社九龙乡政府邮电所,而乡政府的邮电所无权拆封整个公社的邮袋。看着一件件堆放的邮袋,年少的扎西把心一横,硬是背着重重的两麻袋邮件袋向洛吉方向前进。炎热的夏季,他一走就是一整天,到达洛吉公社邮电局的时候已是半夜三更。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邮电局的工作人员,他们立即拆分邮袋,终于在邮袋中翻出了扎西顿珠日思夜想的录取通知书——一封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着的红红的“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录取通知书”。

  谁都没有想到,学长进京求学之路的第一步——收到录取通知书竟是如此艰难。从扎西开始寻找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起知道他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前前后后整整折腾了一个多月。这一个月来,他走出的是义无反顾、走出的是斩钉截铁,一心向着北京去。此刻,笔者读懂了刚刚见面时他那有力的一握。这一握,传递着山里人的执着和坚定,传递着藏家牧民后代的自信、顽强以及不屈。

  有人说,学习是一种信仰。扎西的骨子里是生长着这种信仰的。不论在附中读书、在民族大学上学,还是后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记者、当编辑、从事管理工作,他都留下了一步步坚实的脚印,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

  走向大山——热爱

  有件事你永远逃不掉,那就是热爱。热爱是成功者的动力之源。同时,几乎所有从热爱到成功的足迹都充满着几分沉重与艰辛。1988年夏天,扎西顿珠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毕业,被分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部从事编辑、采访工作,一干就是六年。他用他的敬业与执着在民族广播战线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然而,走惯了崎岖山路的他,不满足于平稳的事业和可喜的成绩。最终,他选择到当时全国最著名的社教类专题类板块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工作。跃入一个崭新而陌生的领域——广播新闻专题类节目来历练自己的才华。

  选择转身,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他从小结缘大山、崇尚日月,成长中追求和谐、鞭挞邪恶,这与《午间半小时》的节目风格有许多相通之处,也是他最终实现华丽转身的基础。1999年寒冬,有听众向节目组反映,东北某市的执法部门借造假酒为名没收了一个酒厂的所有财产(含成品酒),然后又擅自处理了“没收”的所有财产却没有任何说法。根据听众的来信,扎西顿珠独自深入事发地进行采访,深入到酒厂的车间和多处经销点,认真倾听工人的呼声,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与当地执法部门多次周旋,最终了解事实真相,出色地完成了采访任务。当被问到“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酒厂,作为中央台记者的你冒此风险、付此辛苦,值得吗?”的时候,他斩钉截铁地说:“值!反映百姓呼声、关注社会热点是我们的职责。”

  就这样,扎西顿珠格外珍惜每一次到基层采访,每一次深入百姓接地气的机会。因此,回忆起他走过的二十多年广播新闻记者的生涯,扎西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记者站工作的三年时间是他最充实、最收获、最难忘的时光。

  拥有39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云南省,山地、高原占其中的94%;云南又是地震、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在这样的环境中,扎西顿珠90%的时间都扑在采访一线,山里人的脚力练就了他的耐力。于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的风采出现在彩云之南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三年多的时间,他走遍了云南省129个县的绝大部分,到过的乡镇村寨更是不计其数。每一次下乡都要下到最基层,与基层百姓打成一片。如今,离开云南近四年的他还继续保持与基层百姓的联系,把百姓当做自己的朋友,时刻倾听和了解基层农村和牧区的发展变化。他说这是自己对家乡、对听众、对广播新闻事业热爱的一种表现,更是他作为国家电台记者担当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

  在多年的新闻实践过程中,扎西顿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幸福。虽然有时采访的经历十分艰辛,但他的精神却始终是快乐的!谈起自己所经历灾难,他说得最多的是一句话就是:“天灾人祸面前,人的力量是十分脆弱的。但是,一旦拥有祖国大家庭这个坚强的后盾,哪里有大灾大难,哪里就有大爱!”云南昆明西山森林大火、盐津地震、宁洱地震,四川汶川地震……他用一个个画面述说着他所经历过的灾害,他用男人浑厚有力的声音述说着灾区人民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坚强以及灾区之外人们对灾区的关爱……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批深入灾区一线的记者,扎西顿珠从云南藏区采访现场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成都与大部队汇合,跑遍了除平武外四川灾区的所有县市,在灾区度过了难忘的20个日夜。特别是2008年5月14日,他跟着被称为“铁军”的济南军区某部官兵徒步行走两天,从都江堰赶到震中映秀镇,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一路前行,一路上发回了很多感人至深的一线报道,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铁记者”。

  在交谈中,每当被问及这些年来在广播新闻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荣誉时,他总是淡淡地说:“广播新闻实践让我取得了许多成绩,广播新闻职业给了我许多荣誉,但我始终是国家电台一名普通的记者。”他只到提到了两个广播作品:《你好,我是伊穆!》(荣获伊朗国际广播节专题类一等奖)、《点亮西部明天的希望》(获得中国人口奖一等奖)。大山、险路、森林、草地、江河、小溪、高原、村寨、废墟、断桥……一一印证了他跋涉的足迹,他用双脚丈量着自己深爱的职业,以国家电台记者的职业良知丈量了20年。他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总是轻描淡写。在他眼里,经历和过程比成绩、荣誉更为重要。他说:“没有在中央台的职业经历,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与荣誉。”

  走回大山——感恩

  藏族有句谚语说:“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扎西顿珠也隐隐感到了这种伤痛——他古稀之年的父母仍在家乡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牧场以放牧为生。

  1993年春天,他把母亲接到北京,想让母亲看看北京是个什么样儿;1996年夏天,他又把父亲接到京城生活了四个多月。可是,这四个月对于忙碌了一辈子的父亲来说却成了一种煎熬:语言的障碍,环境的不适,生活的悠闲……让常年以放牧为生的父亲极不习惯。呆在北京的时间里,父亲每天一早就活跃在破旧筒子楼的楼道打扫卫生、整理杂物或到单位打开水,上午和下午则往返于住处和天安门之间,每天都要到天安门广场瞻仰毛主席。

  父亲不识字、不懂汉语,无法乘坐公交汽车和地铁,每天只能徒步完成近二十公里的路程,可是老人却笑呵呵地说北京的路比家乡的山路轻松多了,像踩在地毯上一样。周围的朋友都说父亲的身体健壮,只有扎西知道其实父亲浑身都是“毛病”:曾从乡里的青稞架上摔下来摔成了重伤;因突发肠梗阻,乡亲们用土担架花了一天一夜把老人从牧场抬到县城进行抢救;2012年夏天,父亲又一次因重病被连夜从牧场抬到县城抢救……所有的这些事情,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扎西顿珠基本上都是事后才知道的,他也曾责备过家乡的兄弟们。面对弟弟的质问,大哥只好说出实情:“家人都怕影响你的工作,爸爸妈妈不让我们告诉你!”说到此,扎西顿珠轻轻端起茶杯,慢慢地呷了一口,眼睛有些湿润。停顿了一会,他说:“自己走出大山,来到山外的世界,努力在自己挚爱的事业上不断前行。在情感上,我亏欠父母、亏欠兄弟的太多太多,这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忠孝不能两全。”因此,扎西老师一再说:“今年喜逢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我一定要回香格里拉看看年迈的父母和家人。”

  拥有亲情是幸福的,懂得感恩是美丽的。扎西顿珠说:“父母养育之恩,恩重于山;共产党培育之恩,恩大于天。”

  校友访谈实录

  时间:2012年9月9日

  地点:北京复兴门外大街某茶馆

  王尔实:学长,1984年你从附中毕业,如今已成为往届附中毕业生的杰出代表之一。我是2013届学生,在母校百年校庆来临之际,学校让我们年经的附中人以回访校友的方式了解校友的成长经历、了解母校的发展变迁,是附中薪火相传的重要途径之一。我自己特别希望通过我们新老两代附中人之间的对话,共叙附中情怀、感受附中成长、见证附中发展,为母校百岁华诞献礼。

  首先,我特别想了解你在附中上学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最难忘的一位老师是谁?

  扎西顿珠:最难忘的是1984年9月18日晚,我第一次看见天安门。当时,我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寻找录取通知书,然后三天的长途汽车、在火车上站了三天两夜,独自一人来到北京。在北京站下了火车后,我换乘10路公共汽车前往西单。在夜幕下,乘坐的10路公共汽车沿着长安街,经过天安门广场:第一次看到宽阔的天安门广场,看到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看到庄严的人民大会堂,看到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看到向往的毛主席纪念堂……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近一个月的奔波、疲劳,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西单下车后,连什么是“胡同”都不知道的我最终费劲地找到了西单小石虎胡同33号——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一座典雅、古朴的四合院,知道这就是我的最终目的地。从此,“西单小石虎胡同33号”让我终生难忘的,也将永远定格在我人生的成长旅程中。

  三年的附中生活,我最难忘的老师是冯瑞霞。她是我高二、高三时的班主任老师,记得当时冯老师每天从家跨几个区到学校上班,天天都是早出晚归,为的是我们这些从边疆来的学子。冯老师如慈母一般地呵护着我们,应该是那个年代附中老师的代表之一。可以说,附中老师对学生的关爱、照顾、体贴、帮助受益今生,永久难忘,堪称“教书育人的典范”。

  王尔实:现在的高中生都在为“一考定终身”的高考而拼命,你能讲讲当时参加高考与现在高考有什么不一样吗?你当时是怎样度过高考的时光呢?

  扎西顿珠:年代不同了,高考的背景和人们对高考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我记得当年的高考是一场考生自己独立完成的考试,把高考当作完成中学学业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今的高考变成了一次全民、全社会性高考,学生参加高考不仅动用自家的全部力量,还要动用社会的力量(交通管理、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并且贯穿到从备考到高考的全过程,这在当年是无法想象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庭和社会对高考的高度重视;但从另一侧面来看极端重视未必就能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从这些年的高考中也暴露出我们教育改革的种种弊端,这是最值得我们全社会深刻反思的问题之一。

  王尔实:你来自美丽的香格里拉,可听说当年进京求学的历程十分艰辛,能简单与我们“分享”一下那段经历吗?

  扎西顿珠:香格里拉的美丽是永久的,是生我养我的故乡。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那里还有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更重要的是大山深处生活着勤劳、纯朴、憨厚、勇敢的父老乡亲,他们能够世世代代和谐相生,勾勒着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和谐社会。因此,香格里拉的美在于自然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当年进京求学之路刚才简单提到了一些,现在回想起我当年近一个月进京求学之路的艰辛经历与香格里拉一样的美丽。最初我得到被附中录取的消息时,当时我还在牧场放牧,听说能到北京上学心情格外兴奋;但是,在之后的二十多天迟迟收不到录取通知书,苦苦等待。最后,我无心再等待下来了,然后自己一路去寻找录取通知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周折、几经反复后找回了“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录取通知书”,所以从我得知被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录取的消息到真正进入附中校门前前后后折腾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段经历已成为过去,是我人生最难忘的经历和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王尔实:听得出,你是带着梦和憧憬走出大山的。那么,附中的生活一定是别有洞天,能给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你的高中时光吗?

  扎西顿珠:回想起附中三年的生活,短暂而又十分难忘。说短暂,短的就同一眨眼的功夫;说难忘,附中的生活给我留下太多太多的美好记忆。走出大山,来到附中,来到北京,才发现山外的世界如此精彩,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王尔实:浓缩的都是精华,你似乎用诗一样的语言给我回顾了附中生活的感慨与记忆。那么,我们再说你们毕业后同学、校友聚会时谈起母校的时候多吗?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

  扎西顿珠:走出附中近三十年来,我总有机会在不同地方与同学、老师、校友或相见或聚会,或五六个或十几个人。毕业后,我所经历的最大规模的一次聚会是2007年夏天我们84届附中毕业生相聚成都,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位师生参加,十分难忘。当然,每次聚会谈论最多的自然是学校的发展、老师的身体,还有同学及校友的现状。走出母校后,我们都希望母校天天有变化、月月有变化、年年有变化;老师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幸福快乐;同学和校友事业有成、飞黄腾达,处处能够展现附中人的风采。

  王尔实:对你来说,二十多年来发生的一切可能如同昨日,历历在目;可对我来说,正行走在人生的第一个二十年途中。但是,我们同为附中人,附中的精神却都深深扎根于你我的内心,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请问你对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寄语与期待吗?

  扎西顿珠:学习刻苦,兴趣广泛;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我真心地希望学弟学妹们努力做到“苦读而不死读书,读书而不读死书。”

  王尔实:谢谢学长对我们学弟学妹们的指点与期望。在附中学习生活两年来,我真切地感受到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亲如兄弟姐妹般的情意。以前的我,只知道自己是个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只有些点点的自豪感,有时甚至还会对兄弟少数民族有些好奇和陌生。但是,走进附中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后,我才慢慢地感受到我国各民族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以及各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展现的美丽篇章。附中就像一个民族大团结的熔炉,让我们各民族兄弟姐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那么,你作为一个走出母校多年的学长是如何理解附中的这一校训呢?

  扎西顿珠:我对附中校训的理解就是:一美不算美,全美才是美。只有56个民族都美,那么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才能达到和谐之美。因此,我自己更喜欢用“各美其美,美美和谐”,做到“与共”就能实现和谐。不管是什么民族,不管是什么使命、责任,终级的目标就是社会的和谐。从这个层面上,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和平是世界永恒的主题”和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真谛。和谐的环境,对个人的成长、对社会的发展、对时代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在拥有56个民族、来自全国各地附中人来说尤为重要。

  王尔实: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学可以审视世界的大主题,深刻!附中经过百年风雨洗礼,正在创造新的辉煌,我们一定继续深刻理解并实践我们的校训。我想这其中一定有一种精神的力量时刻激励母校和一代又一代附中人在起起伏伏、曲曲折折中不断前行。

  扎西顿珠:的确是这样。因此,我对附中精神的理解是:“执着、热爱、忘我、不惧。执着是基础,热爱是生命,忘我是精神,不惧是力量。”

  王尔实:我想这也是你个人成长和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走出大山,立足京城,成就事业,都缺少不了这种精神。在访谈的最后,我很想知道你对母校百年校庆有什么期待与建议?

  扎西顿珠:我对母校有太多太多的期待,用一句话就是:“各美其美,美美和谐;百年母校,永驻辉煌。”附中是民族的摇篮,附中的校友遍地祖国和世界各地,我建议母校尽快建立起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校友会,不断扩大母校在各地的影响。我相信来自四面八方的校友会积极为母亲的发展献计献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百年母校永驻辉煌。

  王尔实:不错的建议!相信母校会积极采纳的。因为在校则兴校,离校则兴国,我们最需要的凝聚力、向心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校训是附中人永久的信念与主题,所有附中人共同祝愿百年母校拥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