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是由石料伴贵重金属碾磨成粉尘绘制并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传统文化卷轴画,题材涉及藏民族的历史、政治、人文、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堪称藏文化的百科全书。因天祝县的唐卡艺术制品闻名全国藏区,受宠大西北,于2011年被甘肃省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才成是天祝藏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唐卡教师,也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锐唐卡的省级传承人。走进马才成的家里,从客厅到书房,到处挂满了他精心创作的唐卡作品。领略这些美轮美奂的作品,浓厚溢香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马才成常常废寝忘餐,青灯孤影伏案创作,把所有业余时间,几乎都花在这间小小的画室里。

       在马才成的眼里,唐卡艺术有着无以伦比的独特艺术魅力,创作精品唐卡是值得他付出毕生心血与汗水为之奋斗的目标。走上唐卡绘画的艺术之路,对马才成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缘份,更是他一生的崇高追求。

       今年39岁的马才成,天资聪颖,胸怀坦荡,为人诚挚。1978年,他出生于风景如画的天祝“小江南”、 全国最美乡村天堂镇。他从小就经常跟着父母去千年古刹天堂寺朝拜、转经,那些色彩斑斓、内容丰富、构图生动的唐卡作品,在他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马才成说,大概是从12岁开始,经常去天堂寺朝拜时发现,唐卡制品特别精美而神秘,从那时起就对唐卡进行仔细临摹,越模仿印象越深刻,学习唐卡的兴趣越浓厚,达到痴迷的程度,磨砺中练就了他非凡的童子功。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唐卡上那草原深处以积雪和山峰为背景的藏族部落,紫铜般泛着朴素、古老而又神秘光芒的藏式建筑,蕴聚着藏地无数代贤民的智慧、心血和憧憬,成为人类最具精神内涵和神秘色彩的珍贵财富,既远远超过了世俗意义上的历史、艺术和文物价值,又是一门研究悠久历史的绘画艺术佐证,有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兴盛于唐代松赞干布时期,发展于元、明、清时代。

       华锐藏区的唐卡和其它的绘画作品最大的区别是采用的全都是纯天然矿物质颜料,唐卡与国画、油画的显著区别是唐卡惯用浓颜重彩。以内容上唐卡主要采用的是藏传佛教史上佛菩萨的佛本身故事,是藏族文化历史、宗教信仰、道德素养、民俗传承等综合反映,所以说唐卡是藏族文化博大精深的百科全书。从每一部唐卡画作中都能反映出藏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兴旺发展轨迹,涉猎覆盖藏族人民从古到今利用自然、改造环境、藏医藏药、游牧生活、农耕文化等各行各业的交替演变。

       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其在造像、线条、色彩、构图、装饰等方面都有很多讲究和深奥学问。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绝大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唐卡不仅仅是价格不菲的精美艺术品,更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藏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的感恩情怀和对雪域藏乡的无限热爱。

       从松赞干布时期兴起至今,唐卡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厚重历史,作品鲜艳浓烈的艺术风格与色彩搭配传承至今。对于唐卡绘制者来说,色彩的选择和运用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唐卡绘画的灵魂。传统唐卡的绘制必须选用纯天然的矿物、植物颜料。从唐卡颜料的选材、加工,到研磨、调制,马才成都秉承着最原始最传统的原生态精湛工艺,作品新颖别致而不落俗套,赋于鲜活的艺术张力与生命魅力。

       身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锐唐卡的传承人,马才成希望尽已所能保护传承好这门雪域高原的绝艺。他的新近作品,在秉承传统唐卡绘画技艺的基础上,把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邻里和睦、生产发展、新农村牧区景象等时代产物均深情并茂地融入到唐卡的艺术创作中,使得他的唐卡作品呈现出既有强烈的时代人文气息,又有传统人文底蕴的别样风貌,百余幅作品令欣赏者叹为观止,精妙绝伦,赏心悦目。

       他的作品《佛祖生平图》,反映的全是佛祖一生积德行善、劝化人心、爱教利众、布施济困的正能量故事。这幅唐卡最大的亮点是风景、人物、动植物构图等全部独立慎思、独立设计创作,其中活灵活现地镶嵌在画幅上的有500多名各具神态的人物,画面上最小的人物只有一个小拇指大,还有100多个活蹦乱跳的动物,10数株苍老而生机勃勃的仙境奇树。刻画最细微的就是迥异的人物面部,慈眉善目,喜怒哀乐,栩栩如生,代表着一种慈悲与吉祥、豁达与深沉,给人一种庄严、肃敬的精神力量。完成这幅画作,从开始描画、布景到赋色,先后共用了5年时间1800多个日夜。有很多人喜欢这幅耗资耗时用心血画就的唐卡佳作,无数次上门高价索求,欲想永久珍藏,都被马才成老师一次次婉言谢绝。他要把这幅画作拿到学校悬挂,作为唐卡班学生的范本,让学生们在陶冶情操中直面精品临摩学习,从心灵深处触及学生从小树立报恩心、正义感、道德观。

       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马才成如今已是华锐大地家喻户晓的唐卡名家,也成了华锐唐卡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的作品在全国各地各种形式的文化博览会上进行过展览,唐卡创作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品《黑金文殊菩萨》在2013年银川市举办的西北五省区非物质文化艺术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使得他对于唐卡绘画有了更大的信心和更深的感情,在他的影响下,年仅10岁的女儿万玛雍宗也对唐卡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会有一个无私奉献的女人。马才成在唐卡绘画方面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他的妻子包志珍的全力支持。为了让他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唐卡绘画创作中,妻子包揽了家里全部的家务,并想方设法为他创造更好的绘画环境。

       天祝县民族中学校长李桑杰说:“天祝县民族中学是全县唯一一所以藏汉双语为主开展教学工作的中学,开设的唐卡班是全省中学最早开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的学校。唐卡班的开办填补了甘肃省中、小学内没有专门的唐卡绘画学习班的空白,也让马才成传承和弘扬唐卡绘画艺术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民族中学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走特色化办学之路,为了给学生搭建展露艺术才能、传承民族文化的平台,也为了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让双语学生有更多的就业出路,学校适时提出了“立足小三门,实现大突破”的办学思路。唐卡是藏民族的特色文化和艺术瑰宝,是独树高原雪域绚丽多彩的奇葩,深受人们喜爱。2005年,省级唐卡非遗传承人马才成老师调入学校担任唐卡教学工作,并在全省率先开办了唐卡特色班,填补了学校乃至陇原唐卡教育教学的空白,我们将继续扩大唐卡班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唐卡绘画技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唐卡绘画艺术,让华锐艺术绚丽之花灿烂绽放,常开常新,香飘万里。” 

       在唐卡班长期进行专业学习的学生有30多位,县城机关干部、学校老师利用业余时间来向马才成学习唐卡绘画技艺的20多人。马才成老师说,唐卡绘画引入学校课堂后,教学效果非常好,有很多学生从初一开始就报名参加唐卡班学习,色彩斑斓的唐卡艺术在孩子们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

       民族中学高三3班学生李索南说 :“马老师付出博爱和执着的情感,大爱弥漫和滋润着我们的艺术天性,用智慧和魅力给我们插上了腾飞的艺术翅膀。从2005年唐卡班开班以来,马老师已经带出了120多名唐卡专业艺术生,其中有62名学生考上了本科院校的绘画专业,有4名考取了绘画专业的研究生,有16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已经在全国各地开设了自己的唐卡画廊,并多次举办唐卡艺术展览并捧回大奖,将天祝唐卡艺术推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他们凭着心中对唐卡的热爱,用大自然最本真的色彩,一笔一画勾勒着心中的信念,也勾画着美好的明天。”

        “在唐卡班的教学工作中,马才成老师除了悉心教导学生融会贯通学习唐卡,自己也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唐卡绘画的潜心研究。他在挖掘和弘扬传统唐卡艺术画派的基础上,溯本探源,师古不泥,广泛涉猎,多方请教,精益求精,对传统的唐卡绘画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变革,在作品中融合了敦煌石窟和汉族传统工笔绘画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形式,充分穿插中西油画的一些色彩运用和素描的透视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交融风格,他把唐卡的诸多元素心领神会、激情飞扬地融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与时俱进描山画水绘锦绣,讴歌繁荣和谐的藏区新生活,弘扬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时代主旋律,对唐卡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古老的唐卡艺术在新时期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形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唐卡艺术画派。”全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理事、多彩天祝民俗文化顾问、土族文学家、书法家刁桑吉仁谦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