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青海河湟剪纸艺术传承人王凤英

 

       初见王凤英时,只觉得她有点胖,在高原阳光的多年炙烤下她显得有些黑。她眼睛眯着看了看台下的学生,然后腼腆地笑了。4月7日这是她在高校内又一次讲座,她左手持纸,右手握剪。那双巧手上下翻飞如花。不一会,一朵栩栩如生的“桃花”便静静地开在她手掌心了。

       出生牧家 坚持苦练

       王凤英,1967年出生,成长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一个地地道道的牧民家庭,作为一个草原上长大的孩子,放牧便是她的必修功课。而位于青藏高原的海晏海拔高、年均气温低,白昼时间长。对于一个七八岁还生性好动的孩子来说,放牧实在是一项无趣重复的体力劳动。所以八岁时王凤英便随着母亲开始学习剪纸,母亲在当地是剪纸剪得较好的师傅,再加上有些天赋,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剪纸。

       “我开始学剪纸的时候,学得特别快,我妈带着我剪一遍,下一次同类型的花样我就会了。每次要剪什么东西之前,我的脑子里就已经有它剪好的样子了。从小时候放牧开始,我每天必须跟着羊或者马在草原上转圈走吃草,所以我就每天带着纸和笔,看着山里的动物,画下他们的样子,再剪下来,一方面是兴趣,另一方面就是消磨时间。”

       因为每天都是边放牧边观察动物神态,随即就在纸上描下动物的样子,因此现在她最拿手的就是剪动物像,而在这其中她最喜爱的也最擅长的就是牦牛,“你看牦牛在草原上走,它的毛多,风一吹飘飘洒洒的,非常漂亮,像是守护着高原。我剪的牦牛的毛都是有顺序的,风怎么吹我就怎么剪。”

       得益于十三年的草原放牧生涯,现今王凤英的剪纸作品大多都充满着草原生活气息,不同于其他派别的剪纸作品,自成一体。她对人或事物的深刻洞察力也因当年的训练变得炉火纯青,“每次在外面看见放牧的牧民,只要是我觉得好的我都有想把他们剪下的想法,就像你坐着这里,我就能把你剪在纸上。”王凤英腼腆地说。

       政府扶持 终成剪纸艺人

       王凤英最初只是剪自己喜欢的小物件,没想到在2007年命运却突然改变。“海晏县政府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我就开始专心钻研剪纸艺术。”2007年,她进入海晏县文化馆,作为文化馆馆员,她一方面开始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又专注于中小学的剪纸兴趣班,培训班每期学员均达35人以上。

       2009年起,她又多次赴国外,在法国等国进行剪纸交流培训。2012年海晏县政府召集了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凤英便是其中之一。从那时她开始大批量地出产剪纸作品,每天上午从八点半开始到十二点,下午三点到下午五点,都是她固定的剪纸时间,“每天剪纸时间虽然长,但是说实在的还是一种享受,也算是习惯了吧,要是一天不剪,我还觉得闲得没事会着急。”

       现今王凤英的作品有被青海省文化馆收集的,有被作为礼品送给来青海访问的贵客,当然也有部分收藏家慕名而来,她每年凭借剪纸创收就达10万元以上。如今,以王凤英为代表的新型剪纸中心——“河湟剪纸中心”,在海晏县已逐步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匠心不易 坚持更难

       到目前,王凤英只收了一个徒弟。说到收徒,她说孩子们大多都是对剪纸感兴趣的,但是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而她面前的这位徒弟已经跟了她13年,“那时虽然有十二个人跟着我学习剪纸,但到现在也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剪纸并不是一项容易的活,我干了这么多年,眼睛也确实不太好了,我的右手腕子也要用纸板子夹着,现在提不得一点重的东西。”说到这她脸上流露出一丝无奈。

       不过,她说自己的两个女儿在平常的耳濡目染下也都学会了剪纸,大女儿在大学里开办了个人剪纸展,小女儿也在课余时间帮她剪纸;她说还是希望这两个孩子以后也能传承自己的这份手艺。“创作出好的作品,可以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能向国外宣传中国,真的是希望这份技艺不要失传。”

       在众多作品中,王凤英最大的剪纸为《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幅巨图长达三十米,费时近两个月完成,图中人物形态,动作栩栩如生,现已被青海省博湖馆收藏。“我希望通过剪纸艺术表达青海牧民对于民族团结,国家昌盛的期盼。剪纸艺术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我会将它好好传承下去,让河湟剪纸大放异彩。”王凤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