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西顿珠:用歌声和爱心传递正能量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藏族青年演员扎西顿珠也同其他文艺工作者一样,以艺战“疫”。不管是春节假期在云南昆明,还是回到北京后,他都忙个不停。参与演唱......

    2020-04-17

  • 昂文色格:藏娘唐卡,与通天河一起奔流

    昂文色格今年55岁,是青海省省级藏娘唐卡非遗文化传承人。他与同龄人相比,显得沧桑和持重。岁月将他的脸也画成一幅“印象派唐卡”。......

    2020-04-15

  • 巴乔:开办佛教中心、获诺贝尔奖的足球艺术家

    巴乔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信仰佛法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很多人都会在大千世界中寻找人生的意义,而佛法的本意就是帮助人们寻找这个意义。”......

    2020-04-13

  • 珠巨:在“生命禁区”37载的拓荒英雄

    2012年11月15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设立双湖县的批复”。2013年盛夏,那曲地区双湖撤区改县,正式挂牌。刚从西藏那曲地区政协副主席......

    2020-04-01

  • 丹珠昂奔:翱翔在藏学界的雄鹰

    他十分热爱藏民族的优秀文化,在藏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出版了《藏族神灵论》、《佛教与藏族文学》和《藏族文化散论》等著......

    2020-03-31

  • 拉孟:酥油燃心灯 唐卡鉴和谐

    拉孟,四川省甘孜州色达籍人士,噶玛嘎孜唐卡画派国家级传承人。在十多年的都市生活中,因为长期行善助人,拉孟被别誉为“大好人”、“甘孜精神文化代表”、“......

    2020-03-27

  • 奥松多杰:把民族文化传播到世界

    今后,奥松多杰打算在文旅结合上做文章。“我们打算在黄南的旅游景区打造弓箭文化体验区,制作出各类适合男女老幼的弓和箭,游客既可以在射箭场感受弯弓搭箭......

    2020-03-24

  • 多吉次仁:站在世界的维度演绎西藏音乐

    对于如何推广西藏音乐,多吉次仁说:“意大利美声,不仅其他国家,中国也有很多人喜欢。民歌可以改变,可以融入自己的想法,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演唱。当我去演唱藏......

    2020-03-23

  • 四朗青佩:我最幸福的事

    四朗青佩出身藏医名家,六岁开始学医,从那时起,他就把传承民族医药的责任承袭在肩,任时光荏苒,重大使命从不曾忘怀。“此生,能够以本民族医药救治普天下的病患......

    2020-03-17

  • 尼玛次仁:从放牛娃到藏戏演员的蜕变

    当问起尼玛次仁什么时候退休时,他坚定地说:“我从没想过退休,传承藏戏,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2020-03-13

  • 白玛占堆:交流才能进步 创新方能提高

    随着西藏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区外游客喜欢上了藏式木雕,并且通过和区外朋友的交往交流,我获得了创新的动力、创作的源泉。”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

    2020-02-20

  • 琪美玉珍:“抗疫一线”95后藏族女警

    在北京西站一个身穿藏蓝色警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配戴单警装备的年轻女警,每天和同事们穿梭在广场、候车室、站台、出站口巡逻检查,保障着旅客们的平安出行......

    2020-02-19

  • 拉巴次仁:择其一事 终其一生

    工作中的拉巴次仁(右) 漫步在拉萨大街小巷,总能看到藏式精美的雕梁画栋,精致的木雕和厚重的色彩相得益彰。 仔细观看,会发现这些色彩艳丽的纯手......

    2020-02-17

  • 索朗曲珍:用爱感染身边的人

    今年16岁的索朗曲珍就读于西藏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与同龄人相比,她的童年生活多了几分灰色,但在中国拉萨SOS儿童村里她收获了最好的亲情,她用孝心报答“......

    2020-02-11

  • 巴登尼玛:书写在雪域高原上的深情

    他出身于教育家庭,接受了完整的国民教育,是我国藏族第一位教育学博士。他有下乡知青、民办教师、中学校长和大学教授等丰富的经历,对国内与国外、内地与边......

    2020-01-15

  • 次仁央吉:以悲悯之心写出人世真情

    清晨的古城洒满了吉祥的阳光,按照事先的约定,我和央金拜访了西藏著名作家次仁央吉。

    2020-01-14

  • 丹增:神奇的西藏

    在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作了题为“神奇的西藏”的讲座。

    2020-01-10

  • 阿布里:丹巴县最后一名代课教师

    在丹巴县水子乡境内,起伏的山峦一座连着一座,仿佛是兽的脊背,向着远处奔去。就在这些山峦间,有一个名叫长纳的古老村寨,平均海拔在3200米左右,离河谷差不多有......

    2020-01-09

  • 才让教授:我的“文献缘”

    56岁的藏族教师才让,主要从事藏传佛教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如今,他已在民大的三尺讲台上耕耘了30多年,担任学校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历史文化......

    2020-01-07

  • 容铁:一位艺术家的藏地情缘

    容铁是中国书画界唯一同时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西泠印社理事的艺术家,书画印三工同备。这么多头衔让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会在......

    2020-01-06

  • 霍巍:《中国西藏》与我的西藏考古30年

      编者按:三十载笔墨著文章,二十年网络话西藏。在《中国西藏》杂志创刊30周年、中国西藏网创办20周年之际,向陪伴中国西藏杂志社成长的你、我、他,致以最......

    2019-12-30

  • 尖木措:保护普氏原羚,成为孩子榜样

    尖木措今年43岁,是个普通的牧民,但这已经是他自发救助普氏原羚的第23年。普氏原羚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青海和甘肃等地,但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已......

    2019-12-23

  • 和明远:格萨尔说唱人与弟子的40年奇缘

    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塔城镇,有一位今年已76岁高龄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和明远。近日,记者探访了这位老人。......

    2019-12-19

  • 尼玛仓曲:让朗玛堆谐走向更大舞台

    12月8日,位于拉萨市当热路上的尼尔普庄园演艺藏家宴的大厅里好不热闹:舞台下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舞台上,琴声飞扬,歌舞升平。200多名参加......

    2019-12-18

  • 阿热:大山里走出来的创业者

    “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女强人,只不过按照内心的想法坚持下来罢了。生活很苦,但还是要挣扎着努力。”阿热,一个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村妇女,在城市里经历了艰难......

    2019-12-12

Copyright © 2023 tibet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