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测版画作品《地阔天高》


莫测版画作品《绿色高原》

“大自然的风姿千变万化,社会生活的表现丰富多彩。如何把我经历过和感受到的事物用心灵和属于自己的版画语言,在创作中表现出来,成为主客观相互统一的艺术品,是我多年的追求。”年过八旬的莫测先生,凭着执著的信念、对版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真诚,在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版画创作后,仍旧纯粹专注、充满激情、乐此不疲。

拜访莫测,老人精神矍铄,真诚坦然。谈起生活与艺术,他滔滔不绝,特别提及20多年前的藏区写生以及后来一系列的版画创作。

1985年,中国文联组织作家、艺术家到青海采风。作为其中一员,莫测得以走进“三江之源”——玉树藏族自治州。圣洁的青藏高原是画家们向往的圣地。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莫测每天用心体验,用笔描绘。“那是我第一次到藏区,地阔天高的高原景色让我感到特别兴奋!”谈起20多年前在玉树的那段日子,莫测历历在目。“那里蓝蓝的天、厚厚的云、圣洁的雪山、静静的白塔、飘动的经幡、广袤的原野、成群的牛羊,还有藏族人民阳光般灿烂的笑脸和幸福安宁的生活劳作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离开藏区20多年的时间里,那段记忆时常会被唤醒。在心灵的驱动下,莫测潜心思考,将藏区的圣洁之景和多年来蕴含于心中的不舍之情提炼成精辟的艺术语言,坚持每年创作一两幅藏区题材的版画作品,时至今日,已积累了近30幅作品。

在莫测的画室中,笔者有幸一览这一系列创作。2007年创作的《地阔天高》是一件套色木刻作品,广袤天宇下,绿色高原上,藏女在欢快地劳作,牛羊在水边嬉戏,点线面的排列、对比与重复,巧妙地刻画出藏区地阔天高的自然景观。2002年创作的《又是一年春草绿》中,羊群在牧草繁盛的原野上悠闲地漫步,散落草间的小花星星点点,亮丽的色彩展现了草原的一派生机、一派祥和。这些套色木刻作品创作手法轻松,节奏感强,通过纯净的色彩、疏密有致的块面组合,将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与中国画的山水情趣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表现风格。

黑白版画创作中,莫测视角多变,常常以简概繁。1992年创作的《河谷》中,他用大面积的黑色勾勒出雪山的壮美,一只反白的雄鹰作为单个元素镶嵌在巨大的黑色山形之中,特写的手法巧妙地捕捉到自然之美。同样的艺术手法运用到《晓星》中,表现出不同的意境:黝黑的天幕中,几颗明亮的星星跳跃其间,画面下方,勤劳的藏民迎着晨光,赶出牛群,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莫测将构图关系运用得灵活自然、舒张有度。他说,来自生活的感受很美,需要寻找和感受相符的艺术形式去表现,这也推动着自己寻找“新点子”,每张画都要有所不同,而且和别人的不同,需要艺术的探索和创新。“灵感有时会在创作的过程中突然迸发”,莫测一边展示作品一边举例:“《晚风》这幅画的构图把地平线推得很高,遮挡住了西下的夕阳,苇缨摇曳,高高的地平线上,毡房和归家的藏民映出长长的影子。反其道行之,再作一幅《暮云》,我把地平线压得很低,广阔的天空中,逆光的暮云重重,归巢的鸟儿在天际间飞舞。”同样表现了暮色中藏民归家的场景,两张画意境迥异,对照起来趣味横生。

莫测曾被诗人艾青称为“水的歌手”。对于水的关注和热爱也体现在了莫测的藏区题材版画创作中:草丰水美的湖边,藏民《逐水而居》;波平如镜的江边,旭日腾空而起,霞光万丈,牵引着各家牛群的藏民《相遇在早晨》;沿着千曲百折的水路,藏民骑着牦牛开始了《江源行》……

对于当前的版画创作,莫测认为:“版画有自身的艺术特质,追求木味、刀味,但艺术家与大众应该是互动的,艺术应该引领人们走向高尚,而不是走向低俗。青年艺术家要尊重内心的真情实感,选择适合于个人表达的创作方式,用艺术反映生活,传达情感,创作经得起时间磨砺的艺术作品!”

有关玉树的记忆和对藏区恋恋不舍的情怀深深地潜藏于每一幅作品中。无论是对藏区自然风光的赞美,还是对藏民的生活与劳作场景的描绘;无论是壮观的宏大场景,还是优美的小细节,莫测的藏区版画创作均洋溢着自然的和谐宁静。他说:“安静平和的画面,体现了天、地、人相融的和谐与壮美。”他用心灵刻画出藏族人民的勤劳与欢快、藏区的气魄与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