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安多县德萨小学已经两天了,但德吉拉姆和普布拉姆这两位年轻女教师热情的笑容和动人的故事,却一直萦绕在我们心头。在牧区,老藏民都亲切地称她俩为“仙女”(“拉姆”就是仙女的意思)。

没有信号手机成了摆设

德吉拉姆和普布拉姆都不是德萨本地人。她们的家都在那曲地区,那是西藏一座较为繁华的城市。两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有电、有电话、有商店的环境之中,又一起在拉萨师范学校读书。

今年3月,又一起分配到这所位于高原牧区深处的小学。“刚分配来时,还从家里把手机带来了,以为这里没有信号吧,充电后还可以玩玩游戏,解解闷,但现在手机早就废了。”德吉拉姆这样来形容来到这里的情景。今年分别只有24岁和21岁的德吉拉姆和普布拉姆,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喜欢上网聊天和逛街。但现在的生活完全变了样:没有电、没有通讯,也很少交朋友的机会,只有牧民们时不时驶到学校的摩托车,让人感觉这里还和外界有点联系。

两人曾一度感到不适应。白天与孩子们在一起,日子在忙碌中很快滑过。但到了夜晚,就是德吉拉姆和普布拉姆两人最难熬的时候。刚开始,两人晚上想家,就对着哭。不哭的日子,就反复回忆在拉萨读大学的日子。

每逢回到家里,看到同学们在网上互相留言,她们心里不知道有多羡慕。“现在我们一有机会到县城,首先去洗澡,然后再找网吧上网。我们很担心自己赶不上外边的世界。”普布拉姆说,她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学校有电,有台电脑。

托人买菜要付200元路费

没有电、没有通讯,在这有着“世外桃源”般风景的学校里,两个女孩过着“现代隐居”生活。买棵青菜也不容易,有时候托人到县城买菜,每次还要付200元路费。因此,青菜只能每隔一天才吃上一顿。但更难以忍受的还是精神和感情世界的寂寞。

在学生宿舍采访时,德吉拉姆无意中说起,一个月前,她的未婚夫刚刚意外身亡了。“我想,你们远道而来,总要笑脸相迎,其实我现在心里很乱。”听到这个消息,看着德吉拉姆坐在学生中间,给我们充当翻译,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了。事后,我们了解到德吉拉姆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她的未婚夫是大学时的校友,由于家在安多县,毕业将要分配到德萨小学。为了和未婚夫在一起,提前一年毕业的德吉拉姆放弃了回自己家乡的县城小学教书的机会,来到德萨小学。可是,就在未婚夫即将毕业来到这里时,悲剧发生了。更让人遗憾的是,由于德萨交通和信息不便,德吉拉姆赶到医院为时已晚。同样年轻的普布拉姆,男朋友在那曲工作。由于信息不方便,普布拉姆和男朋友的联系也困难得很。通常都是到距离80公里的县城后才能通上电话,但这样的机会通常不多。有的时候,实在想念,就跑到德萨乡打卫星电话,但每分钟要将近1元钱。

至于和家人的联系,也只能是到县城时,打个电话报平安。有时,家里把零食寄到县上教育局,由教育局的人下乡时带来。

德吉拉姆的座右铭

在德萨小学,德吉拉姆和普布拉姆是第一批分配到德萨小学的大学生。在她俩之前,德萨小学除了校长是正式老师,其余全部是代课老师,主要以藏文教学。“刚到学校,这里的孩子没有一个能讲好汉语,更不要提英语。”她俩到了学校后,学校相继开了汉语、英语、美术等多种课程。正因为如此,在这里,两位年轻的女教师很快赢得牧民家长的尊敬,孩子们有什么心事,也总是找她们倾诉。

德吉拉姆对记者说,她始终记得大学老师的告诫:“每个孩子都像一张白纸,为人师者一定要珍视每张白纸,绝不能随意涂画。”她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耐下性子去“描画”她所面对的每个孩子。事实上,德吉拉姆和普布拉姆,正是高原牧区上年轻教师的缩影。爱心车队一路走来,发现在青藏地区,有许多20岁出头的年轻教师。他们大多数刚刚从大学毕业,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然而,由于青藏教育的特点,很多学校分布在偏远的牧区,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教师,来到了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教书育人。正是他们的到来,让藏区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改善;正是他们,把外边的世界传达给牧区的孩子。